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传媒经济学

BBC的政府规制

2019-03-26 03:40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一、简介]

  BBC是世界第一个公营广播机构,作为公共服务广播的典范,自20世纪20年代成立以来,主导了世界公营公共服务广播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对BBC的政府规制的研究具有典范性和示例性,有助于了解公营广播机构中,政府、公众、商业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80多年来的变迁历程,反映公共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使我们更好的认识和评价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也为处于改革和转型中的中国广播电视媒体的未来发展道路选择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

  [二、BBC的政府规制]

  (一)BBC公共广播制度的形成

  1、从军用到商业广播

  无线电技术产生于19世纪末,由于广播媒体战略上的重要性与其发送信息的可读性,英国政府首先将其作为军事和政治手段来开发使用。因此,在一战期间对业余无线电通讯爱好者的活动也加以禁止。其间,英国通过了表明国家拥有电波管理权的无线电信法和1919年实施的广播执照制度。私营的试验性质的广播一直被军方权威人士密切关注,广播和无线电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战争结束后,英国政府很难再以军事理由拒绝无线电设备商和爱好者开办电台的要求。1922年,在伦敦和曼彻斯特,商业广播诞生。鉴于频道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收音机制造商希望建立统一技术标准促销收音机,也更利于邮政总局管理电波这种公共资源,1922年11月4日由马可尼公司联合另外五家企业集资组建BBC(BritishBroadcastingCompany),为民营性质,为现在的BBC(BritishBroadcastingCorporation)的雏形。

  2、从商业到公共广播

  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广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广播的巨大影响力也渐为人知,广播应当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观点逐渐明确。英国主流观点认为,广播这种公共资源要真正做到服务于公共利益,必须独立,既独立于政府,又独立于商业力量。英国的精英主义文化传统也视广播为与公共图书馆和成人教育班一样的文化设施。在BBC的首任总经理约翰·里斯的强力推动下,1927年元旦,老BBC被改组成公营的新BBC(BritishBroadcastingCorporation),成为依据皇家特许状特许经营广播电视的公共企业。在法理上独立于国会和政府,不需要向议会负责,议会只是按照英国式的监督方式对BBC行使监督权。

  (二)政府规制

  BBC的政府规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特许状》》(theRoyalChart)及((执照与协议状))(theLicenseandAgreement)

  特许状及执照与协议状这两个具有宪章效力的文件是宏观的国家传播体制,规定了BBC地位。前者由皇家特许,后者是由当时管理BBC的内阁首长,即邮政总局局长根据前者的规定制定,经下议院核准,最后与BBC签订执行的文件。特许状在于建立BBC的独立自主的合法地位。特许状规定BBC可以做些什么,并且规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它可以去做这些事。“特许状的第一条是关于广播性质的规定,”……英国广播协会有权处理有关协会的事务,前提是英国广播协会必须将所有的收入用以促进特许状所规定的目标……协会监管委员会的权力,依此而来“特许状的第二条是关于年限的规定,BBC获得的第一张皇家特许状从1927年1月开始,为期十年。特许状的第三条规定了BBC的任务,在这一条里明确规定了BBC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广播机构。公共服务意指协会的广播活动不以盈利或以政党宣传为目的。其次,”公共服务“这个概念等于是赋予监管委员会一个任务,对于受众应该一视同仁”。特许状还规定了监管委员会的任命问题。

  执照与协议状是对BBC的任务及运作的比较具体的规定,其中有几项非常重要的规定。它规定,BBC不能以广播作为接受‘金钱或任何有价物资’的条件并规定BBC不得播放任何赞助性节目;它规定,BBC以政府向听众收转的执照费作为唯一的经济来源,这使得BBC不依靠商业收入,也不依靠财政拨款,在经济上得以独立;它规定,BBC要向交纳执照费的公众提供最好的广播服务,BBC要避免在节目中表达自己对时事或公共政策的意见。执照与协议状还规定,本状在下议院核准为决议案之前,并不具备实施的效力。“这一条的含义也即,议会及政府对BBC依然有着最高的控制权,BBC其实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政府的压力而保持独立的。英国没有成文宪法,宪法由延续数世纪的习惯法、判例和惯例所构成。”国王、上院(贵族院)、下院(贫民院)是英国的三大立法机构,并共同组成英国议会,行使国家的最高立法权。上院的立法职权主要是:提出法案;在立法程序中可以拖延法案生效;审判弹劫案;行使国家最高司法权。下院的立法职权主要是:提出重要法案;先行讨论、通过法案;提出质询。国王被看成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在政治生活中“临朝而不理政”,具有国家的象征意义。在立法职权方面,国王批准并颁布法律、召集、中止议会会议、解散议会、任免重要官员等等,这些权力虽然主要是象征性的,却具有不可逾越的地位。特许状本身已经议会批准,由皇家颁布,即具有宪章的效力,轻易不能成为议会质询与辩论的对象,除非有重大违宪情况,在平时,甚至是有效期到期之日,要想改动皇家特许状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执照与协议状同样如此,文件的最初条款一旦确立了,就很少变动。也就是说,在英国这样重视传统、走渐进式道路的国家,特许状和执照与协议状这两个宪章性文件一经批准颁布,它赋予BBC的地位就已经比较稳固。除了特许状和执照与协议状,还有一些备忘录,它们都是在具体的情况下就具体的问题,BBC与邮政总局按照特许状和执照与协议状的原则讨论之后共同签署的文件。三份文件一起,构成了BBC的制度性框架。

  2、决策机构及监督与管理

  作为国有公营机构,BBC虽然资产归国家所有,但由于得到具有宪章效力的文件-皇家特许状等的授权并保证,以及依赖于英国强大的民主传统,在经营管理上是比较独立的:政府不直接进行BBC日常人事、行政以及节目采、编、播的管理。

  BBC的日常由一个管理委员会(ExecutiveBoard)来运作。管理委员会包括每个部门的主管,他们向执行长汇报工作。BBC的第一届管理委员会包括13个部门主管,第一任执行长是约翰.里思。而管理BBC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监管委员会(BoardofGovernors)。监管委员会由12个不同背景和职业的个人组成,形式上是公众利益的信托人(trusteesofthepublicinterest)“。监管委员会的成员都是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士,其中负责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事务的董事各一名。监管委员会的成员由英国政府提名,英女皇委任。皇家特许状赋予监管委员会独立管理BBC的权力。监管委员会的具体职责有:负责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负责决定主要职位的报酬和审计工作,BBC的资金也掌握在监管委员会手中。监管委员会成员还监督所有的高层管理活动,并有5个明确的责任:与公众舆论保持密切接触;确保BBC的全盘战略能反映公众的利益和要求;监督和审查业绩是否达到了目标;确保BBC的活动与法规规定和BBC的准则保持一则;每年向执照费缴纳者和国会定期报告。”归纳起来,监管委员会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作为BBC的最高管理机构保证BBC所取得的公众资金发挥最高效能与效率,保证BBC为公众服务;二是作为BBC的代表对外争取并确保BBC的自由地位。

  3、执照费(theLicenseFee)

  英国的执照费制度在1904年颁布的《无线电报法》中就有了规定。执照费是一种很特殊的经济来源形式,它是早期BBC唯一的经济支柱。BBC的执照费水平由英国议会通过财政部确定,BBC可以提出建议,邮政系统(PostOffice)负责收取执照费和追究“逃费”人的责任。

  构成媒体经济来源的往往有几种成分:广告费、征订费、赞助费,以及政府的资助。规定BBC以执照费为唯一的经济来源,以此来保证BBC特殊的公共广播制度的根基,使之独立于商业力量、政府以及特殊利益团体之外。对于BBC来说,执照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价格机制,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经济来源,而是BBC特殊制度的根本基础。就可行性来说,以执照费为单一财源也更为可行,因为英国民众当时已经习惯于依法付费,以便使用公共共有的资源。

  综上,BBC作为公共广播的理想型应是:(在皇家特许状有效期内)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的、免受政府直接控制同时又独立于市场的以实现公众利益为目标的垄断性广播组织。

  (三)问题与冲突

  之所以称之为理想型,是因为在实际的操作中,BBC不可能免于权力的控制和利益的争夺。我们可以通过BBC的公共广播体制在实际操作中发生的一些争论和冲突来窥视。

  1、与政府

  BBC被媒体视作一个“吃着皇粮数落政府”的特殊机构,自成立起与英国政府多次交火,在战争期尤甚。1932年,BBC与英国政府第一次“交火”。当时,BBC报道了一名德国一战时期的潜艇艇长,并因此与英国政府发生争执。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20世纪70年代,北爱尔兰各派冲突的系列报道;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1985年北爱报道与大罢工;1986年美袭利比亚以及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中,BBC都因报道问题与英国政府产生冲突,也曾被示以“要冻结BBC海外报道权”(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要采取法律手段限制BBC的报道”(70年代北爱尔兰各派冲突)等威胁。1985年年撒切尔政府禁播对爱尔兰恐怖分子的访问引发了BBC记者的24小时罢工。2003年凯利事件使BBC与政府的冲突达到高潮。甚至出现政府计划拆分BBC的“生存危机”。

  2、执照费

  BBC每年强行向所有电视设备的所有人征收执照费,并根据社会通货膨胀率每年做相应的浮动。而面对商业广播电视和数字电视的竞争,BBC的收视率近年出现不断下降趋势。2001年至2004年共下降了10个百分点。据2004年的数据,BBC一套的收视率所占份额为25%,二套的收视率所占份额只有9%,下降到历史最低点。在这种情况下,BBC依然强行征收居高不下的执照费,在民众中引起不满。也就是说,如果大部分人都不再看BBC,那么强制每人向BBC付费依然是合理的吗?外部性有那么大吗?

图1:1981-2000BBC市场份额变化

    3、商业竞争

  各方资本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BBC独占电视广播这块肥肉。1955年英国独立广播公司IBA的成立,英国广播电视进入双头垄断时期。80年代,新兴的天空卫星电视台(SkyTV)加入,改变了BBC与IBA双头垄断的格局,英国广播电视业进入多元发展时期。之后,在以新自由主义为范式的撒切尔政府的领导下,英国加强了媒介市场化改革的力度。1990年,英国新广播法颁布,这是一部不涉及BBC的商业广播法,旨在开放广播电视市场。根据这一法案,新的独立电视委员会和无线广播局分别负责管理商业电视和广播,颁发许可证,制定有关的行政法规并实施监督。商业广播法给BBC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加之公共广播固有制度的限制:以收视执照费为主要经济来源而不能像商业电视那样经营广告,公共广播的资金来源日益成为其发展的桎梏。在这样的背景下,1996年英国《皇家宪章》新的特许证书中,第一次明文提出了英国广播公司可以进行“商业服务”的许可,并对“商业服务”的定义、内容、经费来源、运营、会计等做出了严格规定,从而把BBC向市场推进了一大步;在经营方面,1996年的特许证书允许BBC把电视的编播业务和传输业务分离,可将传输设施的资产、权利和债务转让给民营企业;在经费来源上,明确提出BBC可以在执照收视费之外,增加新的收费方式,比如订阅收入,新的技术收视费等。当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但这也给BBC带来双重尴尬,一方面面对“商业化”的指责,一方面也面对来自商业广播电视机构的认为BBC吃皇粮却跟它们抢饭碗的指责。

  另外,BBC还面临几乎所有公营机构都存在的缺乏活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也就是说,政府规制下的BBC的公共广播体制面临着几大问题:

  一、保持独立,代表公共利益的目标能否实现;

  二、面对频道资源增加和商业竞争,受众被稀释和夺走,公共的立场并且建立在此立场之上的执照费制度还能成立吗?

  三、如何面对商业广播电视的竞争,如何平衡公共取向与市场取向?

  四、BBC自己该由谁来监管。

  (四)改革

  凯利事件后,BBC被推上风头浪尖,这些问题也被集中地暴露出来。经过复杂的调查、讨论以及各方力量的博弈,2005年3月2日,英国文化大臣乔威尔(TessaJoewll)正式公布了政府如何改革公共广播的“绿皮书”。“绿皮书”全称为“BBC皇家管理宪章分析--一个独立于政府的强大的BBC”,它详细地对BBC的运营做出了规划。其中的几个关键提案是:

  (1)取消历时78年的董事会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政府挟制下的管理机构,即监督管理BBC的工作将分别BBC由托管(BBCTrust)和一个执行委员会(ExecutiveBoard)替代。前者监管BBC的发展战略、政府投资和公共利益,而后者代表电视执照费者的利益。

  (2)继续执行“皇家管理宪章”(RoyalCharter)。BBC是1927年首次得到所谓“皇家管理宪章”的,那之后,每隔10年,管理层需要向有关广电管理部门述职,以便赢得新的“皇家管理宪章”。绿皮书规定BBC将继续保留皇家宪章及宪章所赋予的“电视执照费”。目前的皇家宪章将于2006年年底到期,更新后将从2007年延续至2016年年底,相应地,BBC赖以生存的“电视执照费”也将在未来十多年里得以继续保留。

  (3)继续收取电视执照费(LicenseFee)。“绿皮书”还阐明,目前BBC赖以生存的电视执照费将不会改变。目前,BBC向每户拥有电视的英国人收取约每年121英镑的所谓“电视执照费”,任何拥有可以接收到电视信号电视机的家庭,必须依法交纳“电视执照费”。BBC的经费主要来自英国民户缴付的“电视执照费”,BBC每年获得的“电视执照费”总额约为28亿英镑。

  (4)不得商业化。“绿皮书”同时警告BBC,不要为追求收视率,效仿一些商业性广电机构的节目模式。此前BBC曾推出过一些通俗歌曲竞赛等被批评为片面追求收视率的节目。英国国内不少人批评:作为公共广播电视台拿着民众的“执照费”,却依然制作很多有商业味的节目,挤压了商业广播市场,压制了独立广播电视电影制作人的发展机会。

案例访谈

  我们能把金钱变成质量和价值----英国广播公司(BBC)总裁戴克访谈录


  记者:80年前,英国广播公司刚刚成立时只是一个小型私人广播公司。如今仅在英国它就拥有8个电视频道和40多个地方和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它还经营着英国唯一一个免费的数字化平台“Freeview”。在英国国外,英国广播公司用40多种语言向世界进行广播,其广播服务闻名世界。英国广播公司的网站自1998年建立以来迅速发展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网站。现在的英国广播公司已站在数字电视以及互动电视的前沿,其发展有很多都是近几年内发生的。在现任英国广播公司执行总裁格雷格o戴克(GregDyke)的领导下经历了一段非凡的发展变化。今天,我在伦敦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电视大楼,即将见到戴克先生,想知道他和他的前任们是如何领导BBC从过去发展到现在,以及他将如何领导BBC从现在走向未来。戴克先生,欢迎您,现在很多看电视的人都知道BBC,但是他们不太清楚它刚成立时的情况。


  戴克:BBC于1922年成立,有80年的历史了。初成立时只是一个广播电台,直到30年代才有了电视,第一任执行总裁是约翰o瑞思。后来瑞思被封为爵士,他在广播电视史上是一个相当有影响的人物。他向政府提议BBC不应该以广告为基础,而应建立在收取执照费的基础上。他制定了BBC的主导思想:为人们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现在只要BBC谈到目标,这三点总是核心。


  记者:在国外,人们所感兴趣的一点是BBC在受到政府资助的同时却能独立于政府干预之外。


  戴克:我认为BBC最重要的一点就是BBC不依靠商业收入,BBC的资金来源是观众交纳的收视费。BBC不是所谓的国家经营。


  记者:您认为BBC的优势在哪儿?


  戴克:我们制作全套的电视节目,从有关自然历史的专题片比如《蓝色星球》到电视剧到大量的体育节目。当然,我们最主要的节目还是新闻。


  记者:我知道你们进行了调查,想知道BBC雇员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尤其是他们的价值观如何。


  戴克:BBC提出的信息、教育和娱乐三大目标非常清晰,也非常好,在这些问题上BBC毫不含糊。但有趣的是,BBC从未在这三大目标下制定工作人员应具备哪些价值观。我把调查资料带来了,可以跟你读一读。在调查中,我们要BBC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些价值观。


  记者:你们调查了多少人?


  戴克:我们调查了大概一万到一万两千人。他们提供了6条价值观。第一,信任是BBC的基础。BBC是独立、诚实公正的,我现在认为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果BBC得不到人民的信任,不是政府的信任,而是人民的信任,那么BBC的价值观就无从谈起。第二,观众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核心。也就是说,我们做任何节目都要考虑到观众是谁,他们从中能获得什么。第三,我们能把金钱变成质量和价值,并以此为荣。我们要尽量制作出高质量的节目,但是我们的资金来源于大众,我们就有义务适当和明智地运用它,不能浪费,也不能没有效率。创造力是新闻组织的血液,你知道,我们要的就是新的、好的观念。我们彼此尊重,重视多样性,所以每个人都能尽其所能。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团队协调合作,因为这样能事半功倍。第二,我们不希望只有一种人在这里工作,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英国现在是一个多种族的社会,我们要能体现出这一点。最后,我们是一个完整的BBC,团结就是力量。我要说的是,当你在一个大的组织中工作,经常会有这样的危险,那就是组织内部彼此争斗得头破血流。如果同心协力,结果就会更好,而结果才是最关键的。我们是为了服务大众,不是为了自己。


  记者:作为一个广播电视机构,BBC与众不同之处在于BBC横跨广播、电视及网络业。对此,您是如何使用各种平台进行创作性工作的?


  戴克:BBC近年来有一件可喜的事就是加入了网络经营,这还是在我上任之前。我认为,BBC看到了广播电视的第三个渠道,那就是在线广播及电视,在线广播电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融合到电视中。


  记者:当然,BBC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广播电视机构,它在世界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戴克:现在BBC在世界各地拥有数量最多的分支机构,是全球最大的新闻搜集者之一。我们在新闻上花了不少钱,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扩大BBC世界新闻频道的国际新闻能力。BBC在世界广播电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开始是在广播业,不仅有信息节目还有教育节目。最近在电视中,尤其是BBC世界新闻频道,我们的国际新闻频道,在全球有大概三亿五千万的家庭观众。我认为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的国际新闻提供者是很重要的。这样国家新闻的来源不会单一,也不会只听到美国的声音。


  记者:你们看到BBC世界新闻台不断发展?


  戴克:我们希望能看到BBC世界新闻台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希望它在全中国都能收到。


  记者:全球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是BBC做得很好。你们如何进行更好的国际合作?您认为需要伙伴关系吗?你们有伙伴关系吗?


  戴克:BBC很多广播电台都是传统的短波,从长远看,短波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此我们和世界上很多地方的FM电台合作。我们和美国的探索频道有很深的伙伴关系。我们合作在全球推出了“动物星球”这个频道。我们还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我们不认为只靠自己就能掌握世界。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当地伙伴。


  记者:BBC和中国的合作已经很长时间了。您能谈谈BBC目前在中国开展了哪些活动呢?


  戴克:我去年第一次到中国时,很多人都问我,“您是来自BBC吗?”我说:“是。”他们都说“我从BBC的广播及电视节目中学习英语。”我们在中国进行英语第二外语的教学有很长时间了。最近,我们的国际频道BBC世界新闻频道在中国的饭店和一些住宅小区开通了。当然,我们也卖给中国一些节目,有《泰迪熊宝宝》,这是一个儿童节目;有娱乐益智类节目《智者为王》;还有《与恐龙同行》,据我了解,该节目在世界各地非常流行,在中国也成为了热门节目。


  记者:您说您去年去过中国。那中国电视的发展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戴克:我在北京期间去过中国中央电视台,对他们工作的印象很深刻。我们进行了坦诚、热烈的讨论,我们讨论了电视台的目标、定位及我们到访的目的。他们正在制作的一些节目非常有意思。我认为他们使用的有些技术非常了不起。他们在直接走向数字化方面很有优势,而我们目前就没有。


  记者:您对将来开拓中国电视市场有什么计划吗?


  戴克:我去年是第一次去中国,对中国的所见所闻印象颇为深刻。中国最近经济发展特别快,这种景象与很久以前西方国家发展的初期有些相像。我看到的是一群斗志昂扬的年轻人,他们为自己国家的发展而振奋。我想说我们很愿意和中国电视进行密切合作。但是,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电视系统反映了文化。而现在全世界都面临的一个危险就是电视系统都极其失衡地反映美国文化。这是我们英国目前正努力避免的。


  记者:现在在中国,电视节目正在进行大量的创新。您对中国电视的发展在创新方面还有什么建议吗?


  戴克:我在这里有一点体会就是,你们应该让你们的人,你们的制片人勇于承担风险。也许我的观点有些争议,我认为大多数人在20多岁30多岁是最有创造力的。你们应该让那样年纪的人抓住机会,独立决策,承担风险,做出自己的节目。


  记者:非常感谢!


  戴克:谢谢。



案例讨论

 (一)如何看待政府规制下BBC的公共广播体制中各种力量的博弈?

   (二)BBC目前碰到了哪些问题,你认为BBC的未来走向趋势如何?

案例分析

  [原理分析]

  政府规制最早起源于美国,因反垄断剥削而生。关于政府规制,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我们来看一下几个从不同角度对政府规制所下的定义。

  卡恩教授作为传统经济性规制的代表认为:“规制是对该种产业的结构及其经济绩效的主要方面的直接的政府规定,比如进入控制、价格决定、服务条件及质量的规定,以及在合理条件下服务所有用户时应尽义务的规定。

  被称为规制理论的泰斗斯蒂格勒认为:“规制通常是产业自己争取来的,规制的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为受规制产业的利益服务的”,“作为一种法规,规制是产业所需要的并为其利益所设计和主要操作的。”

  密特尼克(Mitinick)认为:“规制是针对私人行为的公共行政政策,它是从公共利益出发而制定的规则”,“集团冲突或者以强制或欺诈为特征,或者以争夺对政策制定的资源和地位的控制为特征。”

  梅尔认为:“规制是政府控制市民、公司或准政府组织行为的任何企图,是政治家寻求政治目的有关的政治过程。

  吉尔洪(Gellhom)和皮尔斯(Pierce)认为:“政府规制是众多私人经济力量的法律控制形式的一种;规制是规制者的判断对商业或市场判断的决然取代。

  可以看到,定义政府规制行为,主要有两个不同的维度,一种侧重于强调作为市场手段调节和补充的政府规制的增加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目标,一种侧重于强调政府规制行为为一种权力和利益的争夺行为。

  BBC作为公营广播机构,本身就是政府规制的产物。政府干预传媒行业,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电波资源的稀缺性及公共性。

  2、传媒产品具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动直接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影响,往往是成本和收益不对称的现象。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其质量至关重要。而在商业模式下,一些节目收视高却被认为危害社会,而一些节目收视低但被认为于社会有益。商业模式下的困境需要借助别的模式解决。

  3、传媒产品具有边际成本递减的特点。也就是说,具有自然垄断的特点。

  4、关乎意识形态

  虽然bbc作为公营广播机构,政府介入时,强调的是公共利益目标,但我们通过前文分析的bbc面临的问题和冲突可以看到,在此体制下,政府、利益集团、公共利益之间的拉锯是客观存在的。公共利益并不总是目标。虽然bbc内部一直有摆脱政府私有化的声音,但凯利事件后,bbc还是向政府积极表明了希望保留执照费制度的态度。这与斯蒂格勒”规制通常是产业自己争取来的,规制的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为受规制产业的利益服务的“的定义也有暗合之处。BBC与政府既有斗争,又有利益的共生。也就是说,不能将”公营“与公众利益完全画上等号,媒体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枢纽,不可能摆脱权力的控制和利益的争夺。但这并非要否认bbc的价值,只是提醒人们注意,虽然BBC的公共体制只是使其具备了相对独立性。BBC的独立性是应然的、相对的,而非实然的,绝对的。另一方面,伴随着数字化进程,频道资源大大增加,原先在商业模式下不能被生产的小众节目可以通过数字付费的方式提供,而bbc的收视份额又不断下滑,这样,外部性这一该体制赖以成立的一个重要依据也被削弱。

  从2005年的绿皮书来看,BBC作为公共媒体的价值依然得到了肯定,执照费制度得以保留,但这同时也意味着BBC必须继续向政府要钱生存。BBC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得到改变,但这种外部的监督也可能成为政府加强控制的一种手段。执照费制度虽得以保留,但在日益加剧的商业竞争特别是数字付费电视发展的背景下,关于执照费的争议并没有就此停息。BBC的制度在做了一些改变的基础上在2007-2016这个十年得以维持。但基于以上的一些问题,BBC至少不像过去的80年那样确定了。

使用说明

 [ 适用章节]

  第六部分传媒产业的政府规制

附录

  [参考文献]

  1、张雨莹(2007)《政府规制的理论解读》《理论界》2007年第4期

  2、邵丹(2006)《论BBC的制度形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刘嘉(2006)《BBC的制度变迁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罗乐(2006)《公共取向还是市场取向--从BBC改革看公共服务广播体制的转型》《当代经理人》2006年05期

  5、姚朔,季晓莉(2004)《BBC与英政府--历次冲突与危机化解》《中华新闻报》2004年2月13日

  6、中国新闻电视网